9月19日晚,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飞碟体育场闭幕。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青年教师关高文荣获木工(国赛精。┫钅拷鹋。
沉淀七年,以百分之两百的信心走进赛场
“这次的赛题时间紧、任务重,16小时要完成56个榫接,对技术和体力都是考验。”在学院集训队沉淀了七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的备选选手、24岁的关高文说,“我感觉是很沉浸的,沉浸在手中的作品里,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魅力。”
得益于备赛阶段苦练并持续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加工工艺,他以百分之两百的充足准备走进赛。猿旱淖ㄒ的芰φ瓜值贝嗄甑牡5弊魑,彰显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硬核”力量。
裁判潘永坚表示,本次比赛,关高文运用了现代木工稳定的加工方法,技能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赛第一天下午,他的技艺水平就得到了很多裁判的认可。
“感觉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诞生,这个选手的动作非常流畅,一抬手一举足就像肌肉有着记忆。”来自辽宁省的观摩嘉宾表示。
木工(国赛精。┫钅渴侵覆稳嗽备萃贾浇蟹叛、木料加工、节点制作、杆件连接、组装、安装等工艺,熟练使用手工工具和机械设备制作的一项竞赛项目。主要包括测量、放样、切割,凿眼、制榫、部件制作,表面处理、安装、精度控制比赛模块。
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是国家级重点公办全日制技工院校,拥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家具制作等四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承担世赛基地对世赛技能人才培养和集训的任务,开设有家具制作等木类相关专业。
通过成熟的训练体系和完善的技能培训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学院陈泽锟同学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翟梓曦、潘永坚同学分别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木工项目优胜奖。
“我对‘舞台’有渴望”
阿拉伯数字“7”,对应着中文的“起”。于关高文而言,七年有的只是热爱与坚持。他用七年的职业选手生涯,诠释了“机遇只偏爱坚持不懈的人”。
匠人,或为生计,或为修身,或为传承……故事不可能全然都是“阳春白雪”,只要能不断精艺,不失精彩便好。
2016年,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开始筹办世赛“三木基地”,同时也开始全:Q∪狙∈郑欢17岁的关高文还是一名刚入学报到的新生。
“关高文,你会觉得这个孩子就是闲不住。”谈起关高文,曾经的班主任张辉笑着说,“都是新生,别人可能还处在对新校园、新环境生活的适应期,他已经马不停歇开始了各种新尝试。”
当时,张辉有一个工业制作类CAD社团,社团成员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初来乍到的关高文,知道有这个社团后,就主动去找张辉,希望自己可以进入到社团。“他说是尝试,但其实他的心里一直有目标。”张辉这样评价关高文。
“我一直对制作类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就想着抱着学习的心态,新手的身份去学习、尝试一下。”关高文回忆道。在社团活动中,张辉发现了关高文身上的潜力和定力。
2016年,恰逢学院开始筹办世赛“三木基地”,要在校内海选“三木选手”,关高文看到后很兴奋,“毕竟是世界性的比赛,我对这个舞台有渴望。”班主任张辉也鼓励关高文去报名、参赛。经过海。馗呶暮廖抟晌实厮忱胙。
相比同期入选的师兄师姐,关高文无疑是幸运的。
毕竟对于有严格参赛年龄限制的世界技能大赛而言,年龄小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攒经验、参赛。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因为这“足够长的时间”,差点让关高文扛不住。
机遇只偏爱坚持不懈的人。
矛盾才能进步,曲折才能上升,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留下来的至理名言。对于关高文而言,前期的路似乎“还算顺利”。
2016年,17岁的关高文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次参赛就荣获了第三名的成绩;2019年,关高文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的备选选手……
随着参赛经历的增加、参赛经验的不断积累,“压力”也在慢慢发芽、开花。
这时的关高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期已经过去,“矛盾”和“曲折”都如约报到。与历届所有的备选选手一样,或许以零点几分之差,选手都没有机会站在世赛的赛场上,也没有机会获得任何一枚世赛的奖牌。这点,是关高文职业生涯的遗憾。
从崭露头角的新手关高文,到资深选手关高文。就体力、耐力、年龄等方面而言,关高文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坚持还是放弃?”一向坚定的他,动摇了。
还好,有学院的世赛团队从始至终的鼓励和肯定,拉回了关高文的坚定。“你要坚持”“我希望你坚持”,这是世赛办团队对关高文讲过最多的话。
“这些话把我从一个封闭的思维里拉出来,让我相信我还有机会走向大舞台,我的坚持、我的技艺能够被看到、被认可!”关高文选择了再出发!
全力以赴,就是胜利。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的举办,让关高文有机会再次回到全国赛。怠氨陡姓湎А。
这次的赛题时间紧任务重,16小时要完成56个榫接。对技术和体力都是考验。备赛阶段,关高文苦练并持续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加工工艺,同时也加强了身体锻炼,“想以百分之两百甚至三百的充足准备走进赛场”。
有来不及吃饭在雨中磨刀4个多小时做赛前准备的经历,有通宵收拾整理准备运往赛场的比赛工具箱的经历……一切的一切,关高文只想要将这七年的训练和努力发挥出来。
进入了比赛阶段,关高文反而没有那么紧张。
他提前做好工作流程计划,每天根据情况重新调整规划。完美主义让他下意识要把手中的东西做到最好。在强工作量的压力下,好质量和时间往往是相悖的。还好,得益于备赛训练时做的工艺优化,在比赛时间压力下,关高文也能兼顾保证质量。
“我不再焦虑所谓的身份、年龄、经历、经验……我让自己去掉所有的标签和枷锁,然后全力以赴,这对我而言就是一场胜利!”比赛中,关高文争分夺秒,哪怕是中场休息也不放下护目镜、耳塞和口罩。“过往,是终点也是起点”。
过往是旧时的终点,也是如今的起点。再次踏上竞赛之路的关高文,深知竞赛的不易,唯有做得再好一点、做得再快一点、做得再完善一点,做最充足的准备去迎接挑战,才能不再留下一点遗憾。
七年,曾经的同窗,已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工作。但是这七年,关高文一直在坚定地、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并最终在他所渴望的舞台上迎来了开花、结果。无论是17岁的关高文,还是24岁的关高文,他一直都是有目标且坚定如一,匠人如斯、匠心如斯。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张雯 廖影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19/c8117440.html?colID=0&firstColID=38&appversion=10400&enterColumnId=14&from=weChatMessage
喜讯!上榜全省技工院校“校园好新闻”和“优秀通讯员”
迎督导、强内涵,高质量教学促发展——学院2023年市教学质量专项督导暨市级公开课工作顺利完成!
【食品安全宣传周】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轻工就业|看望“飞机守护者”,校企携手促成长
学院创建广东省健康食堂扬帆启航
练就好本领 亮出“金刚钻”——第四届全国信息产业新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广告设计师竞赛学生组全国总决赛顺利举办